各熱門專業選擇之前,請務必冷靜思考!
了解過美國留學資訊的童鞋都知道,商科、工程、傳媒、公共管理等專業,是申請的熱門專業。但這些專業分別設有哪些方向、具體學什么課程、自己是否真正喜歡、畢業后將做什么工作,卻是許多留學生入學前含混不清的問題。
今天,小U分享的是來自美國駐華使館Education USA(中國)辦公室高級教育專員的文章,文中以碩士申請中的熱門專業為例,系統介紹了不同專業的特點和就業前景。提醒大家,追熱門專業時,務必要先冷靜思考!
商科類:是否能爭得過、學得好
“商學院中無論是什么研究生項目,招生人數都相對較少,一般招1個班,三五十人,很少有像工程類專業那樣一次招一二百人的。”不難推測出,由于商學院招生少,競爭激烈,所以有些條件很好的學生都被拒錄了。
美國的商學院很注重學生的就業率。評價一個商學院的好壞,會看畢業生的起薪、工作兩三年后的工資水平,甚至三五年后的工資水平以及發展狀況。如果學生的就業不好,商學院的知名度就會越來越弱。
因而知名度越高的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就越好,對申請人的要求也就越高,這也是有些商學院很難申請的原因之一。美國商學院以MBA為主,一般要求申請人有2年的工作經驗,如果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則會對申請更有幫助。
申請商學院,大家不必過于看重大學的綜合排名。商科畢業生在美國找工作時,用人單位不看重其是從哪所大學畢業,更在意其畢業于哪個商學院。
工程類:是否了解清楚、真喜歡
選擇工程類專業時,大家要看學校的實驗室數量和質量,這對于未來學習和就業來講很重要。有些綜合排名不是很好的學校,其工程學院可能非常強大。
比如佐冶亞理工學院、普渡大學等等,尤其是普渡大學的綜合排名雖不太靠前,但其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卻非常強,有很多的“國家級實驗室”。
另外,工程類的很多項目通常會與實際相結合開展。科研經費除由學校直接撥付之外,很多則直接來自于企業。企業需要研發某些項目時,就會選擇與有專業背景和實力的學院合作。該專業的學生就有機會跟教授一起,參與較新的項目研發,這對將來找工作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一般來講,各高校的工程類專業都會有多個專業方向和交叉專業。如機械工程專業,有的是電子信息工程下屬的機械工程,有的是單純的機械工程,還有的是計算機下屬的機械工程。
學生申請時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之前就有學生覺得學計算機就業前景一定很好,但到了學校后卻發現跟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美國高校的本科一般頭兩年都是通識教育,學生可以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再確定學什么專業,也可以轉專業。
但碩士不同,一般只有一兩年時間,等學生弄明白學的內容想換專業時,也已經快畢業了。這樣就會讓人顯得很糾結,如果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的工作,自己不喜歡就沒有動力;如果找不相關的工作,就要從頭學起,很浪費時間和金錢。
傳媒:是否清楚學什么、怎么學
美國西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傳媒專業都是高的。這些傳媒專業不是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寫新聞稿,而是直接按記者的要求對待學生。教授不是教學生如何開頭,如何描寫,如何結尾,而是直接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到外面去找新聞,并要求他們在一定時間內交稿。
老師會指導采寫來的稿子有哪些問題,如何更好地采訪、寫作。學生們的表現都將記入“課堂評價”成績中。這是為什么有些英文很好的學生,到美國讀傳媒專業后成績想拿到B都難的原因。所以,學新聞學的學生較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不要完全從頭學起。
根據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申請傳媒專業的學生中,有接近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具體要學的是什么、將來會做什么,只是單純覺得專業名稱不錯而已。這使得很多學生簡單地選擇了“大眾傳媒”專業。
其實,這是個理論性非常強的專業,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就業都是比較難的。如果學生不學純理論的“大眾傳媒”,未來想做記者、廣告、公共關系相關的工作,就要深入了解所選的專業特點。
記者、編輯工作在國外通常是一份艱苦且工資水平不高的職業,因此這也導致了有些該專業的畢業生,后來會不得不從事毫不相關的工作類型。
但是,如果你確實對傳媒方向感興趣,不妨可以考慮選擇一些新興的專業方向。傳媒專業的交叉學科很多,比如可以嘗試跟商學院交叉的傳媒管理,有廣告、出版方向等等。
現在新媒體發展迅速,傳媒也有跟視覺藝術設計交叉的設計等相關專業。新興專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大,有專業知識的留學生回國后就業前景也會不錯。
公共管理:是否了解做什么、能做嗎
毫無疑問,公共管理是學生申請的熱門專業之一。但從過來人的經驗來講,無論是公共管理還是公共政策,都是非常“無聊”的專業。因為它們的理論性很強,如果沒有“街道”工作經驗,理論很難聯系到實際。
有些學生想進名校,但GRE成績不太好,于是就申請了社會工作碩士。這個專業一般在知名大學開設,確實不需要GRE成績,申請競爭壓力較小。但不少學生對社會工作具體學什么、做什么并沒有太多了解。
上學期間,學生可能要到社區去實踐,可能是服務于社區中某些有問題的人。比如某個社區的婦女碰到問題,有怒火、有怨氣。社會工作者認為她們的怨氣和怒火如果不釋放出來,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于是就站成一排,任由她們打罵自己。
罵人的話可能不堪入耳,打得可能也很重(當然有防護措施)。“這樣的畫面聽起來有些好笑,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就真的要提前想想,你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工作類型和崗位設定。”畢竟從事社會工作的人要服務于社會,通常是不能要求回報的。
當學生只是為進名校而選擇這個專業時,就一定要想清楚畢業后的去向。這也是一些“海歸”會變為“海待”的原因之一,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在專業上選錯了方向…教育學:是否認清行業前景、做得成
美國的教育學院通常是在培養如何當老師。想當老師的同學,可以申請教育專業,但在美國就業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在美國,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當老師都要先獲得綠卡,這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會有點不切實際。
通常大家申請的教育類專業,多是讀早期教育,方便在美國學習新興知識,開擴眼界,回國后就業前景也會很不錯。但選擇教育管理類專業的同學要慎重,因為學校一般是內部提拔管理人才,不可能從外聘請某個人尤其是新畢業生來管理學校。“課程設置”相關的專業可以考慮,這類專業一般是學習如何編輯教綱等,回國后的就業機會較多。
分割線
關于選專業,小U想說,一定要結合自身條件,全面、深入地了解專業之后再做決定。那些入學后對專業產生巨大落差的寶寶,通常都是之前在專業和自我認知上沒有做足功課造成的。
如果缺乏足夠的熱情,再加上美國高校巨大的課業壓力,想要從名校畢業,無疑將是一次充滿煎熬的挑戰。所以,適當時,向熟識的學長學姐及老師求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