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做什么準備才能增加留學申請競爭力?
近期不少同學來咨詢留學的事情,其中不乏大一、大二的學生,他們比較關心的是——申請越來越卷的情況下,大學期間做些什么準備,才能增加申請競爭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好好聊一聊這個事。
① 提高均分
GPA是申請院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衡量申請人能否順利完成研究生學業重要的硬性標準之一。
很多留學生往往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語言準備上,而忽略了GPA的重要性,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同學們如果想從茫茫申請海里第一個被撈出來,憑的就是GPA,一般來說,GPA要視情況達到3.0-3.5。
國外很注重專業課的平均分,對于985/211院校的學生來說,均分要在80分以上,而非985/211院校的學生均分就要達到85分。因此,從本科早期就開始重視專業課的學習和成績,其實是在給未來的申請加分。
建議想要申請QS Top100的學校的同學,根據自己目標院校專業的錄取標準,有的放矢,盡早進行規劃。
② 準備標準化考試成績
·語言成績
申請英國、澳洲留學一般是可以無雅思申請的,可以之后再補交一個合格的雅思成績,而申請新加坡、香港留學是必須帶語言成績申請的。
需要注意的是,雅思成績有效期是兩年,建議大一、大二的同學可以好好準備一下,等到大三再考,一般來說,有一個總分6.5、小分6.0的成績就滿足大部分院校專業的要求的,但具體還是要看你所申請的專業要求。
·GMAT/GRE成績
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縮寫,中文名稱為經企管理研究生入學考試。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都采用GMAT考試成績來評估申請入學者是否適合于在商業、經濟和管理等專業的研究生階段學習,以決定是否錄取。
GMAT考試滿分800分,分數由語文和數學兩部分構成,通常大家需要考出700分以上的分數才會比較有競爭力。根據GMAT考試委員會的數據統計,每次考試大約有12%的考生可以考到700分以上。
GRE,全稱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適用于申請世界范圍內的理工科、人文社科、商科、法學等多個專業的碩士、博士以及MBA等教育項目,由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主辦。
GRE考試滿分為346分,由語文、數學和寫作三部分構成,通常需要語文和數學兩部分的總分考到321分以上會比較有利。根據GRE考試委員會最新數據,中國考生的平均分為313.9分。
雖然大部分的商科專業,沒有強制要求學生提交GMAT成績。不過,越來越多的英國、香港名校強烈建議同學們在申請相關專業的時候提供GMAT成績了。
③ 背景提升
·工作實習
如果自己無法參加海外交流項目,并且還有意申請就業導向型碩士項目的同學來說,實習經歷是申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一般來說,同學們從大二起就要爭取機會,利用寒暑假時間做實習。
實習也不是盲目的,一定要根據具體專業的要求安排實習項目,以增加自己的專業實踐經歷。高大上的實習經歷可以為留學申請加分不少,甚至可以彌補GPA的不足。
比如希望申請商科類金融專業的同學,就要外資銀行或者中國四大銀行的職位;希望申請傳媒類新聞專業的同學,則應該看看是否有機會進入知名報社實習。
申請碩士留學時,大部分專業都不會強制要求申請者帶實習申請,但是如果有一個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會為申請加不少分哦!
·課外活動經歷
當與你有同等或相似背景的競爭者比較時,具備更高含金量的課外活動背景,尤其是所申請專業相關性比較強的學術活動,會更加分。
課外活動背景與所申請專業的相關性尤為重要,因為學生對相關領域有比較綜合的了解,這一點是校方非常看重的,也能夠幫助你在眾多申請者脫穎而出,獲得招生官的青睞。
招生官會更加心儀一些真正接觸到相關行業,深度了解過專業實質內容的同學,在專業領域相關的行業積累過一定經驗,或是真正把理論知識落地到實踐操作中并取得一定成果,這樣的具有專業性的課外活動背景,在申請環節中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留學申請中的課外活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學術活動類:參與的科研項目、學術論文、學術會議、申請專利發明以及其他學術性比賽等
- 社會實踐類:社會或商業調研、相關實習實踐等
- 公益活動:義工、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等
- 綜合能力:校內外文娛活動、學生會工作、學生社團等
申請不同專業領域,對于工作實習和課外活動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比如在英國留學中:
- 申請商科的話,會很看重學生的實習實踐和工作經歷
- 申請理工科的話,需要積累一些項目研究經歷,尤其是部分科研導向非常強的學科
- 申請部分教育專業的話,會要求具有一定從業經驗
- 申請藝術類專業的話,會要求有相關作品展示
所以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專業的要求進行針對性的準備。
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些有助于背景提升的競賽項目,供大家參考:
金融類:
- CVA協會全國高校估值建模大賽
- 花旗杯金融創新應用大賽
- 東方財富杯金融挑戰賽
- 全國優秀大學生經濟金融論壇
學術科研類:
- 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 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
- 人民網優秀論文獎
-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
創意策劃類:
- 全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大賽
-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學院獎
- 全國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
- 全國大學生數字藝術設計大賽
-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影視類:
- 全國大學生攝影大賽
- 中國青年攝影師大展
- 大學生國際微電影盛典
④ 物色推薦人
在遞交申請時,申請人通常會被要求提供推薦信。一般來說,推薦信需要由申請人的任課教師、外教、實習上司、科研項目導師來撰寫。
大一、大二的申請人距離提交推薦信還有一段時間,剛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熟悉潛在推薦人,與其搞好關系。
課上課下積極提問,向潛在推薦人講述自己的學術追求,主動詢問是否可以參與潛在推薦人主持的科研項目、教材編撰等,都可以博得潛在推薦人的好感,更有可能因此獲得寶貴的科研項目和實習機會。
最后,小編想說,一定要做好留學申請和留學簽證的辦理。具體包括自己的大學以來的個人材料、撰寫申請文書、找教授寫推薦信、根據自己情況確定申請學校的層次、遞交簽證申請等等事項。這些都是必要,需要盡早準備。
如果你的標準化考試成績都頗為樂觀的話,在正式進入大四之前的暑假就需要開始多做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實習或者科研項目,提升申請競爭力。完成之后也不要松懈,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在錄取環節中加入面試環節。大家等待學校通知的同時也可多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面試溝通技巧等。